才甩手七分鐘呢,隔天就來到懸崖邊。
還沒開始討論,學生就說:「老師,題目好難哦!」
「昨天寫講義,包括想半天沒完成的,超過三十分鐘的人請舉手。」
超過三分之二。
「你因為這些題目對文章更瞭解的請舉手。」
兩個。
「好,沒關係,老師自己寫也超過三十分鐘哪,雖然我每一題都會,但我是老師ㄝ,題目雖然不是我出的,但卻是我挑的也要寫那麼久啊。」
「沒關係,我們來討論。」
第一題,好像還進入狀況。
第二題就卡住了。
有人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有人看著課本還在苦思答案。
小林一直側坐,看著他旁邊的男生心不在焉。走過去一看,講義一片空白。
我收起笑臉正色道:「你下課來找我。」小林有點嚇到,坐正了。
我鼓勵願意發表的孩子,澎澎一馬當先侃侃而談;小愛不甘示弱也要補充。
我問學生,你們答案跟她們差很多的請舉手。
多數人說差不多,只有咚咚回:差很多。
因此展開一番澄清的過程。
第三題問「段落主旨」還討論得起來,
也是要同組成員彼此交換意見,抽籤回答。
確認大家看法差不多後,我想處理第四題。
有人舉手:老師,你都沒有告訴我們正確答案是什麼!
我反問:你的答案跟別人差很多嗎?
他搖頭。
所以只差幾個字,或者說法不同但意思一樣?
他點頭。
可是你要我的正確答案?
他點頭。
我沒理會,想繼續處理第四題。
學生哀嚎:老師,那題很難!
我解釋了何謂「疑問句」何謂「肯定句」並舉例,還沒開始討論,無情的鐘聲就響起了。
我請幾乎沒有討論的第二組過來,想瞭解為什麼不討論,四個孩子看起來有點緊張,我強調老師不是要罵人,只是想瞭解情況。兩個小女生說她們彼此有討論,只是沒辦法跟男生討論。我問兩個男生,駝著背、縮著脖子的阿賓說:「老師,問題在我。我有『學習單』障礙,很多題目不會。」
看著沮喪的阿賓,我只想說:「孩子,老師比你更沮喪啊!」
回辦公室重新檢視講義,還有六題沒討論,課本除了課文,什麼都沒教。
我的信心完全被擊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