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國文學思達日誌‧0902】
等今天等好久了,一口氣就連上兩節。
下午第六節,進教室前竟然還有點緊張,雖然我腦海裡已經把流程想過好幾遍了。
但我畢竟是老鳥,一看到孩子的臉,「黃老師」就上身了。
我先發了一張改過的問卷(註一),主要想知道這班孩子小學國語課的上課情形,有沒有分組合作學習的經驗,並加進一個欄位,詢問他們對「閱讀與寫作」的看法。儘管都是打鉤題,有一個小男生速度就是落後一大截,我心裡就有數了。
收回問卷、發下「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和《青春第二課》,簡單說明上課方式,班上的活寶與子路們紛紛現形了,當你鼓勵孩子表達時,大方的學生自然有了回應。
我在下課前要他們玩一個「關鍵密碼」的小遊戲,想三個與自己有關的詞,跟隔壁的同學自我介紹。我先做了示範,逗一逗他們,給他們兩分鐘的時間,居然有幾個孩子寫不到三個,那個落後的男生果然一片空白。
是不習慣老師突然給任務嗎?時間太短?對自己不了解?不習慣用文字定義自己?第一次用這種方式要學生自我介紹,我不知道原來有難度。
第七節,一進教室,幾個學生正在翻閱《青春第二課》呢,打鐵趁熱,就是這個時機來強化「打鐘後老師還沒進教室的空檔,剛好可以讀一篇」的習慣。我要他們翻到第一篇〈滑板上的劍客〉,還沒開始朗讀呢,活寶阿賢賊賊地笑:「九十頁。」有人偷笑有人狐疑,我替阿賢宣傳:「哦—你對九十頁『為性而迷惘的貴族子弟』特別有興趣嗎?」看我接招,自覺無趣的阿賢說沒有沒有,大家笑得更大聲了。
我為他們朗讀第一篇,穿插阿賢也來讀一段,讀完問他們:「有人對文章哪裡印象特別深刻?」阿賢說:「剃光頭。」沒錯,木村拓哉國中時竟為了運動方便剃光頭,這對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果然很有爆點,為了那長到幾乎要蓋眼的瀏海,小孩可以跟父母鬧革命的,剃光頭?沒有絕對的自信辦不到。
還有小女生舉手說:「老師,最後一段寫得最好。」為什麼?「因為重點就在那裡!」哈哈,我讚美了孩子一番,只差沒說
「you got it !」
等到開始上第一課〈雅量〉,時間已過了大半,我帶學生先就題目「預測」才開始要他們讀文章,文章讀完,解了一個小女生「什麼是『大食客』」的疑惑之後,就要他們開始就文章內容來回答講義的提問。
學生果然進入了自學狀態,而且完全是繞著「閱讀理解」在做,大約三題的時間花了將近七分鐘,當學生苦思時我在幹嘛?甩手啊。
註一:問卷改編自「分組合作學習前測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