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6321

《探究式閱讀》是黃國珍繼《閱讀素養》後的力作,本書帶領讀者探究縮短閱讀到理解距離的五個觀念,循序漸進說明深入思考的七道工法,並且以五類文本實際示範如何進行探究式閱讀,對閱讀教學一直很狂熱的我,跟著這本書的探究歷程,彷彿走進黃國珍的大腦,與他進行一場文字與心靈交流的秘密會議,一如閱讀課堂裡與學生討論小說時激盪出火花的那些美妙時刻,讀來醍醐灌頂,大呼過癮。

由於黃國珍非科班非體制的背景,談起閱讀能跨領域、不著眼於大考的功利,通篇專注於閱讀的探索,他所引領的路徑顯得寬廣而易行,可涵蓋文學與非文學性的文本,不管你是家長還是老師,你擅長的是文科還是理科,都可以借用黃國珍示範的方法:

  • 作者在文章中寫了哪些內容?
  • 這些內容之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安排這些關係?
  • 文章鋪陳的脈絡與段落結構,有什麼概念和作用在其中?
  • 這些概念統整起來,作者想說什麼?
  • 我這樣的理解合理嗎?

 

這五個主要的問題,能幫助讀者閱讀得更深入,領略得更多,想到這樣的方法能介紹學校社群的老師使用,還可以使閱讀課廣納更多元的文本,豐富閱讀課的內涵,我就感到很興奮。

在閱讀理解大行其道的今日,國文老師莫不背負教會學生閱讀理解的重擔,兼及其他所有科目老師的期待,當科普文章不斷出現在會考考題,連教科書也必須放入說明文文類時,像我這種只愛現代詩與散文的閱讀偏食者,碰到科普文章時,心裡總是百般抗拒,但是黃國珍在本書便很明確地說道:「避免用學科知識來讀,聚焦書裡作者在文章中的探究歷程,反而有助於理解。」以〈在傷口上灑糖〉一文,示範探究的歷程,步驟明晰,簡單明瞭,我這個焦慮的國文老師,簡直像服了定心丸一般,被這本書療癒了我的科普文章恐懼症。

只是本書有關「詮釋」的部分(p.150),我的看法跟黃國珍不太一樣,他認為「詮釋」不是讀者的一廂情願,必須建構在合理的基礎上:

1.文本須按照它自身的發展邏輯跟意象的關聯性來理解,所以它的意義不能由外部的目的決定,簡單說就是不能射箭畫靶。

2.文本整體與部分的意義必須是融貫的,因而能彼此相互詮釋。

3.詮釋重建作者思想時,必須將它代入真實的生命狀態或情境中,盡可能以同理的態度與作者和作品建立共鳴,讓讀者現實的感受和從文獲得的刺激没有衝突。

前兩點我很認同,但是關於第三點,我第一個疑問便是:如果有衝突為什麼不可以?讀者的詮釋不可能不從自己的經驗與感受出發,因為文本刺激而產生的衝突往往能帶來更大的省思:「是哪個環節我理解有誤嗎?為什麼我卡在這裡?」正如我在閱讀這第三點時感到的衝突,讓我停下來反覆思索一般,我想探究在黃國珍與我之間,關於詮釋,我們不同的觀點為何?

第二個疑問是:黃國珍怎麼看待「作者已死」的理論?因為我們經常在帶學生準備會考的閱讀理解時,受限於文本的長度與練習時間的限制,沒有辦法對寫作者的背景有更多的了解,只能就文章來談,也因為選擇題題型的限制,選項為了誘答,往往會出現模稜兩可的文字,以致於何者為正確答案便爭論不休,好幾個優秀的學生都曾皺著眉頭問我:你怎麼有把握正確答案就是作者的意思?身為讀者,如果我能提出合理的詮釋,難道我的詮釋就不是詮釋嗎?

幾年前,鄭愁予出面詮釋他的經典詩作〈錯誤〉,說老實話,我真是感到很掃興,作者自身的詮釋完全破壞了一個讀者對這首詩浪漫的想像,儘管我們也可以將鄭愁予本人的詮釋列為詮釋的各種版本之一,而非所謂的「正確理解」,可是,對標準答案經常很執著的教育現場,我反而認為鄭愁予是多此一舉,如果能像德國作家徐四金一樣隱身就好了,作品任由讀者耙梳、拆解,從不同角度詮釋,形成文本更豐富的面貌,對作品而言會是多有生命力的展現

黃國珍在書中以〈師說〉一文,呼應他對作者背景了解後的探究,這樣的「正讀」的確豐富了〈師說〉一文的詮釋,然而,就算不深入理解韓愈,只是就文章的脈絡與概念去詮釋,從讀者所處時代背景的視角出發,這樣的「誤讀」,也許還能詮釋出作者當初創作時,自己未曾意識也未曾發現的內在意圖?

好書能引起讀者探究的意圖,好書能激發讀者開創閱讀的各種可能,好書能幫助讀者從已知再走向未知,《探究式閱讀》無寧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希望未來有機會在閱讀社群與夥伴們一起共讀、討論,創生更多精彩的閱讀課程設計!

 

 

arrow
arrow

    小行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