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載.jpg

讀完了《小王子》,我居然挑了一本1974年出版的禁書當作共讀材料,這本書叫做《巧克力戰爭》。(註)

我必須說,一開始還蠻順利的。

學生預測封面與書名後,我就認真地宣告:「在開始讀這本書之前,我要先警告你們:

第一,這不是一本讀起來會愉快的書,這是一本暗黑小說,接下來的六節課你可能每次讀的時候都會感到心情很沈重。」

    原本還在笑的學生臉上出現狐疑的表情。

「第二,四十年前,這本書一出版後就成為禁書,因為小說內容挑戰了宗教,還描寫霸凌,不只是學生對學生,更有老師對學生的霸凌。」

學生無不一陣驚呼,「帥喔!」「好想看喔,老師!」

「我還沒說完,第三,這本書對男性生理反應的描寫非常直接,請做好心理準備。」

有人嚇一跳,有人眼睛都亮了,紛紛表示這種書才對他們的胃口,並在打開書之後,以從未展現的追根究柢精神,立刻找到了每一個「關鍵字」。

如果您也在現場,一定會對學生如此專注閱讀而感動。

當我們進度來到第三章時,p.37提到主角傑瑞在等公車準備上學時,因為一直盯著路邊的嬉皮看,引起其中一位的不快:

路邊的遊民(嬉皮)不高興對著傑瑞說:

「你知道什麼是賤民嗎,老兄?是你,你才是。你每天上學,然後搭公車回家。做作業。」

那個傢伙的語氣很輕蔑,「人頭豬腦!你才多大,十四、五歲吧,人生就被套牢了,只能跟著別人的屁股後頭走。可悲!」

我原本未注意到這個細節,但學生在閱讀筆記的疑惑引起我的思考:

跟學生一起再讀了這個段落,我問孩子,你們怎麼看遊民對「賤民」的詮釋?有些班反應很熱烈,以一副看透世事的口吻跟現況呼應,有些班只有零星的回應,但筆記上卻很有共鳴:

不過,好的開始不一定是成功的一半。

閱讀此書的蜜月期大概只撐了四節課,隨著情節的進展,不少學生陷入了困境,紛紛抱怨作者不斷切換場面、不同角色輪番上場的寫法讀得他們頭暈腦脹。

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讓學生把書帶回家」,錯失了讓學生一口氣讀完小說的良機,把書留在閱讀教室雖然方便多班共讀,但一週一節課的間隔,對故事情節的進展非常不利。

再者,小說實在太寫實了,一點都不保留,有閱讀能力很好的學生苦著臉說:「老師,這本書跟《小王子》也差太多了!這本書太黑暗了!」

黑暗來自真切剖析的人性,作家寇米耶利用守夜會的軍師亞奇做了這樣的陳述:

人類有兩個特質:貪婪和殘暴。像現在,就是完美的例子。只要花一塊錢買彩券就有贏得一百塊的機會,還能用彩券指揮兩個人互毆,自己卻很安全地坐在看台上,這件事情就是這樣運作的,因為,我們都是混蛋。

我想起薩提爾課程老師提醒我的話:你不會只有「白天」沒有「黑夜」。當我關注作家林奕含自殺事件時,讀到那篇雅君撰寫的〈關於性侵,六個被刻意隱藏但不能不知道的真相〉一文受到的震撼,打定主意要在暑假時跟念國中的女兒共讀、討論。

傳遞美善的價值是身為大人與父母的我所堅持,然而這世界的黑暗是趕不走的,終其一生,我們都不能避免受到傷害,但如果讓我們很早就明白這世界運作的道理,是否會更有力量去承受與面對?

小說中學生最感到不可思議的部分是關於三一高中黑幫「守夜會」的存在:

有人看得更仔細:

亞奇是守夜會的人,雷恩是老師,兩人有著奇妙的關係,雷恩需要守夜會幫忙賣巧克力,一個老師需要學生的幫忙可真好笑。守夜會是強大的存在,強大到學校默認它的存在。

 於是我們討論了「為何人類社會永遠有黑道組織的存在?」這議題引起很熱烈的回應,雖然我們沒有正確答案,但學生如果願意帶著這個疑惑去尋找解答,對人性對社會應該會有更深刻的了解吧!

為了讓故事能完整地被交代,我只好再使出最拿手的電影招數,跟孩子們喊話:一次讀一點,我們就讓電影來演一演。如果實在讀不下去,我們就下樓去圖書館看自己想看的書吧。

1988年已拍成的電影,費了一番功夫才買到,但字幕翻譯得一塌糊塗,好幾個地方錯置人名,以致於我經常要口述校正,但對學生而言,看影像的確比看書來得輕鬆多了,而之所以必須堅持到最後,是因為電影導演居然改編了結尾,討論這個差異太吸引我了,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果然,我的堅持是對的,關於結尾的差異再次吸引學生討論的熱度,有的學生認為導演改得大快人心,有的跟我一樣,認為小說的結局才能彰顯作者的意圖,其中熱度最高最精彩的一班,評論大約如下:

這世界怎麼可能好心都有好報,壞人都會得到報應?作者寫得這麼真實就是要讓我們知道現實的殘酷啊,改變結局雖然看起來痛快,卻違背了整本小說的精神。

小說那麼讓人沮喪的結局,你得到什麼啟示?我問其中一位孩子。

小女生說:讓我們知道人性和這世界的黑暗啊,以後就知道,如果遇到這種事,我至少不會跟白癡一樣被耍。

也許我們終究沒有撼動世界的勇氣,可是,明白黑暗的存在,或許會讓我們更有力量,試著把光帶進來。

 

 

註:敢不敢撼動這宇宙?◎周惠玲(主編的話)

  有一種小說,當你看完,闔上書頁,它仍強烈撼動你的小宇宙。羅柏.寇米耶的《巧克力戰爭》就是這樣的小說。這本和《麥田捕手》《梅岡城故事》齊名的美國當代經典,歷經波折,如今總算要出中文版了。

  《巧克力戰爭》敘述一所天主教高中裡,每個人都必須賣巧克力幫學校募款,直到有一位新生公開說「不,我不賣巧克力。」於是,他成為全校的公敵……

  這本小說,將教育界的偽善、同儕間的霸凌、人性的幽微,絢爛青春背後的邪惡,描寫得淋漓盡致,而華麗又殘酷的情節,更叫人讀來血脈賁張。但它也因而成為保守團體強烈抵制的對象,出版三十年多來,始終是禁書榜上的常客,甚至名列二○○四年的榜首。另一方面,它也震撼了無數美國人,狂銷三百萬本,並曾拍攝電影。

  《巧克力戰爭》在文學史上有幾項里程碑的意義:首先,它開啟了一種新的文類,以成人文學的藝術高度,書寫青春的物語;其次,它打破了禁忌,將以往作家不敢書寫的議題和內容,逼真呈現讀者面前;另外,它也影響了無數後起之秀,形成了「寇米耶式」(Cormieresque)小說風格──簡短字句、電影式場景、環環相扣的情節、令人戰慄的對話、鮮明的角色、充滿美感的隱喻象徵、黑色喜劇式的諷刺、直指人性的哲學思惟……等。

  小說裡引用TS.艾略特的詩句:「我敢不敢撼動整個宇宙?」這句話,不僅點出了小說主角的困境,也留給我們無限沈思。「為了堅持信念,我敢不敢和全世界為敵?」當你闔上書頁,你的小宇宙,仍然餘震未了,久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行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