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年和一個夥伴聊翻轉教學時,夥伴很直白地說:

我知道現在「閱讀理解」是「顯學」,但有什麼讓我覺得不對勁的地方—國文教學難道只剩「閱讀理解」了嗎?

 

剩閱讀理解的國文課?

兩年半的學思達,蜜月期大概到二年級上學期就結束了,二下開始,隨著「小組競爭不再是刺激」「上課模式陷入窠臼」「課本文章很無聊」「講義的問題沒有挑戰性」等等,我感覺,自己的教學走進了瓶頸,學生學習動力減弱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我們「循序漸進」理解了文章之後,有時候出現的不是「成就感」,而是「然後呢?」的乏味感。是因為「情意」的連結太薄弱?還是我編講義的能力需要「升級」?

學習這些文章到底跟學生有何關係?靠這幾篇範文就能打開他們的視野,教會他們「帶得走的能力」嗎?

 

關於「同質分組」的思考

我一度以為瓶頸來自「分組方式」需要修正,因為學生的能力提昇了,是否應該進行「同質性」分組?

我不是差異化教學的專家,只是在嘗試做同質性分組時,有一位經理級的孩子相當抗拒,我認為,除了「劣等感」之外,我的指導並不比他待在原組跟教練和其他組員互學來得更有幫助。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提問雖然可以分層次,也需要分層次,但我不認為需要限制低成就的學生只能回答低層次的問題,我的觀察是,學習是很複雜的行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循序漸進」的學習,不管是國文課還是閱讀課,越是核心問題越可能看見學生能力的「跳躍」,透過思考和論辨,學生往往能建構出深刻的或全新的意義,就我的經驗,並非只有高成就的學生才做得到。

以吾班國文成績最弱的孩子為例,我認為他在國文的學習上,的確有他的限制:閱讀速度太慢、不善語言表達、書寫更有困難,但他的智商是沒問題的,常常在我入組指導他時,他能說出對文意方面的理解,甚至很多人沒發現的細節(只是需要等,等得花都凋了我都老了的那種等),但是,要他記住「形音義」、學會判斷「詞性」,那幾乎是難如登天了。

所以,他不是不適合挑戰高層次的提問,透過「理解」,這樣的孩子反而能學得更多,而不只在他學不會的那些細瑣的知識上一再受挫。

 

教學如何更能挑戰學生心智?

學生上國三之後,為了配合進度,我拿掉很多省思評鑑的題目,雖然因此減少趕課的壓力,但對學生而言,少了那些省思評鑑的題目也就少了思辨的趣味。曾經聽佐藤學教授議課時說,他觀察很多台灣老師的課程都太簡單了,課程如果不具挑戰性,學生就會從學習中逃走,我認為,我的瓶頸有一部分應該也是這個問題:講義的提問實在太沒有挑戰性了!又或者,根本的問題是:這些文章跟學生到底有什麼連結?

最近從《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這本書得到很多啟發,書中提及:

要讓學習變得更活潑主動,

歷久彌新的一個方法是以能吸引人又刺激思考的問題為核心,

來架構學校的學習功課,

並且把學生要學會的內容當作「答案」或「工具」編織進來,

幫助學生思考、處理這些問題。P.26

我的經驗也是這樣,如果文章能帶出值得深思的提問,學生往往能投入其中,譬如,小說中關於人性的探討;或者上一篇反思文提及的,《閱讀理解雜誌》中有關「共識」的主題閱讀,不用什麼分組合作機制,只要課程具有挑戰性,學生自然就栽進去了。

可惜,國文科的學習仍然侷限在一個學期十二篇範文裡,除了從中教會學生閱讀理解之外,我還能做什麼?如果我想培養學生獨立思辨的能力,我還能怎麼做?

書中示範很多「核心問題」,深深吸引著我,這些問題,果然都不是馬上就又答案,需要不斷去探究的好問題啊!

 

 

 

增加高層次思考問題的數量,會顯著提昇學生在標準化測驗的成就

這本書同時也印證了:為什麼「學思達」之後不需要再擔心學生的段考成績,絕對能挑戰「我的學生程度不好,只能先要求他們默書、背解釋、把字音字形寫正確」的觀念:

在課堂教學或學校評量裡增加高層次思考問題的數量,

會顯著提昇學生在標準化測驗的成就,

因為「只有為理解而學習的學生能夠在標準嚴格的測驗中有好的表現」。《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P.37

 

我接下來想嘗試的是,如何在講義的編製裡放進「核心問題」,並且更積極培養自己和學生一起探究的能力,書中提及很多的可行方法,包括沒有競爭機制的分組,以及最困難的「老師如何引導學生討論」,許多細節和指點都很值得參考,對想嘗試翻轉或正在努力學習翻轉的老師應該很有幫助。

教師應將教科書視為一種資源,而不是整個課程。

書中這句話整個把我解構了,我想,下一步的學習便是探究:怎樣的教學才能更具挑戰性,讓學生栽進思考裡,欲罷不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學思達 國中國文教學
    全站熱搜

    小行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