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週前和在台大唸書的愛徒見面,當她問起我女兒好不好時,我們竟同時對我的回答皺眉頭:

老大國二升國三,

最近心情經常不好,

因為開始陷入昏天暗地的考試壓力裡了。

小女兒要上國中了,

她的小提琴老師說,

能不能繼續拉小提琴,

上國中才是考驗呢!

 

不知是為了讓愛徒眉頭舒展還是為了安慰自己,我說:

套一句以前學生安慰我的話,

「生命自然會找到他的出口」

說完覺得不舒服,又補一句: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女兒沒道理熬不過來。

說完更覺得哪裡不對勁,橫豎時空過了三十年,喝了九年那一罐,接著十二年新課綱,我女兒竟然還在承受一樣的考試壓力,為什麼我不生氣?

 

愛徒悵然地說:

老師,

功課好的人其實很悲哀,

我們從小沒有什麼選擇,

永遠只能當醫生或律師,

有人問過我們要什麼嗎?

 

兩天後去電影院看楊逸帆執導的紀錄片「學習的理由」,看著影片中念體制外學校「人文中學」的孩子們不敵基測洪流,學習幾近滅頂的狀態,我沒有什麼衝擊,只感到巨大的悲哀,因為在國中教那麼久了,每次國二升國三的暑假,我都要扮演那個搖旗吶喊的心理醫師,陪我的學生們熬這痛苦的一年。

 

難道這是我唯一能做的嗎?「鼓勵」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包括自己的女兒:忍人所未忍,便能成為人上人?就這樣看著一代又一代,浪費學習力最旺盛的青春時光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去反覆讀那幾本有限的教科書,擠那畢業後不知有沒有用的窄門,然後過著不懂得生活不了解自己不想學習百無聊賴的人生?

 

 

捧讀楊照新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幾乎是一口氣把它讀完,裡面有太多的共鳴,長久累積的不平,跟隨楊照澎湃的文字,彷彿永夜裡看見了光,於是趕緊再補讀前一本《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我原先以為又是一本談教養的書,展讀後,楊照書寫女兒到德國求學的轉折幾乎要讓我落淚,不只是做為父母的感同身受,更是我自己也曾經歷被畸形教育制度迫害的痛苦,而不管你跟誰聊這話題,幾乎沒有人沒有傷痕,第一次覺得人生沒有希望,揣想著從三樓房間往下跳是什麼滋味就在國三,荒謬的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可以容忍這樣的教育?

 

 

今年雖然不是導師的身份,但我決定,如果再接導師,我就買來《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借家長,辦幾次讀書會,跟家長一起「學思達」,我要清楚地讓家長明白: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學習也不只是孩子的事,如果要改變現狀,那就先從觀念的改變開始。

        

考上名校不等於擁有美好人生的入場券,

  考試占據、奪走的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機會!

  家長如果不能改變排名競爭的心態,

  勇敢地跳脫從自家小孩利益思考教育問題,

  什麼制度、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改變台灣的教育,

  再好的制度都會被錯誤的觀念扭曲!

 

  家長,別成為錯誤教育制度的幫兇!

  家長,你才是改變台灣教育的關鍵!

  教育影響的不只是你的孩子,

  也決定我們此刻和未來將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咬著牙,下個決心吧!

  就算我們的孩子注定來不及獲得正常教育體制的培養,

  我們都還是該有志氣地努力,

  替台灣未來出現正常的教育體制盡一份心!

                                          《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這學期要繼續經營校內教師社群,也許就從共讀楊照的新書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行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