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拜讀黃國珍老師的貼文【閱讀生活 理解世界】(2016年5月17日),一直覺得有些東西卡在心裡,國珍老師所言讓我思索了好幾天,我想是「國文老師的限制」產生的焦慮吧。

 

國珍老師在「形成『語感』的盲點」中說道:「文學作家或詩人應該有敏銳的『語感』,但你認為他們面對科普、數學或社會題目,『語感』的幫助有多大?」

 

從這點來看,就不得不再次大聲疾呼:

 

教學生閱讀不應該只是國文老師的責任,我們也許可以在國文課閱讀科普文章或包含文化相關論述的知識類的文章,教學生「訊息檢索」「統整解釋」的閱讀方法,但國文科還有「文學」的核心,「文學沒有正確答案」,可卻是滋養性靈,抒發情意很重要的養分,我們被文本啟發、被文字撼動,在作品裡照見自己、反省自己,這不是客觀評量考得出來的東西,但國文課若失去了這些感動,文章終究又流於被肢解的命運,被拿來當作評斷理解能力高下的工具,學生在國文課堂上感到索然無味就很能理解了,沒有情感上的共鳴,文學的魅力便蕩然無存。

 

作答今年國文科會考題目時,我多少能感受學生為什麼對國文科的學習缺乏動力:

試題第3839題—改寫自吳中傑〈經典佛寺的傳承藝術〉的短文,當我概覽文章時還覺得頗有意思,從中理解日本人保存古代佛寺的用心,正能反思台灣對古蹟保存的粗糙,可請您也試著作答看看,是否跟我一樣,對這篇文章的興趣會從38題開始往下遞減,然後在39題時感到厭煩,有誰在閱讀這類文章時會這樣解析?真是夠了!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也不需要在這種文章上反覆推敲吧!

 

因此,我們一個學期只教12篇文章,平均4篇文章要花五六、週去「解讀」,每篇文章要用三到四堂課去「理解」,即使用翻轉教學,仍然走到百無聊賴的窘境,可以給我們更多更廣泛的作品嗎?可以讀長篇小說可以多幾篇現代詩可以古今中外名家作品琳瑯滿目嗎?當大陸中學課本三十三篇,兩堂課平均教一篇文章,國際評比遠勝於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段考評量還停留在探究每篇文章的形音義或無關主旨的細節時,見樹不見林的教學不僅扼殺了學習的樂趣,更阻礙了學生透過大量閱讀去增長心智的機會。

 

為什麼「量多」很重要?因為學生的見識太少,而每個孩子又如此不同,有限的材料再多麼精緻,都不足以滿足孩子們的個別喜好與差異,「閱讀」如果只落到了為「理解」而服務,為了客觀的評量而存在,沒有感動沒有樂趣,「閱讀」最終將淪為學生離開學校後必定拋開的夢魘。

 

我想引用村上春樹的一段話:

 

閱讀這件事對當時的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不用說,世上有太多比教科書更精彩刺激,內容更深奧得多的書。在翻閱這些書時,可以感覺到內容從開始讀起來就一一化為自己的血肉,有一種活生生的物理性的感觸。

 

關於讀書,總之我真的拿起眼睛看到、各種各類的書,向往燃燒正旺的窯裡用鏟子送煤進去般,貪婪地讀下去。

 

於是,由於讀遍了各種各類的書,視野自然某種程度「相對化」了,對十幾歲的我來說,我想是具有很大意義的。由於書中所描寫的各式各樣的感情幾乎都作為自己的東西般體驗,在想像中自由地穿梭在時間與空間之間,目睹各色各樣不可思議的風景,讓各種語言通過自己的身體,因此我的觀點或多或少變成複合性的。(引自《身為職業小說家》)

 

透過大量閱讀,村上說,他對世界的觀點變得更立體更有彈性,是「活在這個世界上意義非凡的姿態」。

 

我也期盼我的學生活著能擁有這般的姿態。

 

畢竟,人間有許多問題是沒有解決方案的。一些人與人之間,或人與非人世界之間的關係,誰也不能下定論。這不光在科學與哲學的領域中是如此,因為關於自然與其定律,存在與演變,誰都還沒有,也永遠不可能達到最終的理解,就是在一些我們熟悉的日常事物,諸如男人與女人,父母與孩子,或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都如此。

(引自《如何閱讀一本書》)

 

讓孩子大量閱讀,而且主動地閱讀,唯有他是自己的主人。

 

作為一名國文老師,我們不只應該教學生怎麼讀可以讀得更好,更應該鼓勵孩子透過大量閱讀來瞭解自己,瞭解世界,就算會考不考,我們還有人生的大考,那才是真正的試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行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